千年文化积淀
海南话小课堂: ó heing yí(看琼剧)
千年传承多彩文化
海南文化别具一格。海南岛与中国大陆由一湾琼州海峡隔开,地理上的隔绝,造成了海南文化在相对“独立”的环境下发展,铸成其文化特色,形成了黎苗文化、军坡公期文化、疍家文化、南洋文化、红色文化等丰富多样的文化类型。
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也是海南独有的民族,早在两三千年前,黎族人民就在岛上繁衍生息,因此黎族文化是海南文化中最古老、悠久和独特的部分。随着时间推进,不断有汉、回族人民迁徙至此,他们一起,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海岛文化。
热带海岛 缤纷文化
黎族文化
海南黎族的祖先是5000多年前从大陆迁徙而来的百越人,是海南岛最早的原住民,也是海南独有的民族。黎族绚丽的织锦——黎锦已经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的特色饮食是用山兰米、野兽肉类烤制的竹筒饭和用山兰米酿造的山兰酒。
苗族文化
海南苗族是400年前来自两广地区的苗族驻军,是海南岛的世居民族。海南苗歌与桂、黔、湘等地苗族歌谣一脉相承,又富有鲜明的海南地方特色。点腊染是海南苗族织绣特有的技艺。海南苗族的特色美食是植物汁液作天然色素蒸成的三色饭,以及待客的风味饮品——万花茶。
黎、苗族文化体验地推荐
保亭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
地址:保亭县甘什岭自然保护区
电话:0898-38660189
陵水椰田古寨
地址:陵水县英州镇英州村
电话:0898-83470995
五指山黎峒文化园
地址:五指山市水满乡
南洋文化
在历史上,海南人因地缘和族缘关系,多前往东南亚各国谋生。勇敢拼搏的海南人富裕后,衣锦还乡,把东南亚的建筑样式和生活习惯带回了海南。从海南岛最北部的文昌小镇铺前到最南部的三亚崖城古城,一座座南洋风格的骑楼,一样样香浓醇厚的南洋美食,都是南洋文化下影响的海南独有的风貌。
南洋文化体验地推荐
海口骑楼老街
地址:老城区包括海口市区的解放路、得胜沙路、中山路、水巷口路、新华路、博爱路及周边街巷
海口冯小刚电影公社南洋街
地址:海口市龙华区羊山大道19号
电话:0898-36688000
万宁兴隆华侨农场
地址:万宁市223国道(太阳河畔)
宗教文化
海南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省份,宗教文化也是海南文化独特的风景线。依托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海南在保护基础上,开发了宗教文化旅游区,供市民游客瞻仰祈福。
佛教大约于唐朝中期传入海南,鉴真和尚曾到东山岭传经布道,而今伫立在南山文化旅游区的108米海上观音更是香火不断。海南还是道教南宗创始人白玉蟾的出生和归隐地,文笔峰玉蟾宫是道教在海南唯一的合法庙宇。大小洞天鳌山古道上比比皆是的古人摩崖石刻也是珍贵的道教文化遗存。
宗教文化体验地推荐
南山文化旅游区
地址:三亚市崖州区
电话:0898-88837888
文笔峰盘古文化旅游区
地址:定安县龙湖镇
电话:0898-63733320
东山岭
地址:万宁市万城镇
电话:0898-62230764
大小洞天
地址:三亚市崖州区
电话:0898-88830188
疍家文化
疍家因长年累月浮于江海之上,以舟为家,以渔为业,在古代被称为“疍民”。疍家历史源远流长,起源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河姆渡时期。海南疍家来自闽粤沿海,全岛各地都有,多数生活在陵水县和三亚市,是名符其实的海上“游牧民族”。疍家人有一整套异于陆上居民的风俗习惯:独特的祭海仪式、婚丧嫁娶民俗、别具一格的海鲜烹制法以及体现着疍家渔歌文化的“咸水歌”等。
疍家文化体验地推荐
疍家鱼排
地址:海南省陵水县新村镇
红色文化
海南是中国较早开展武装斗争的地区之一,琼崖革命纵队创造了中国人民革命史上孤岛奋战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光辉史迹。在琼崖红色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其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是红色旅游的深厚内涵。
红色文化体验地推荐
红色娘子军纪念园
地址:琼海市东线高速路90千米官塘入口处
电话:0898-62802175
临高角解放海南纪念园
地址:临高县城北部10千米
电话:0898-28370777
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
地址:定安县中瑞农场
电话:0898-63702034
海南古迹 历史探秘
五公祠
五公祠是为纪念唐宋两代被贬谪到海南的李德裕、李纲、赵鼎、李光和胡铨五位历史名臣而建。其中五公祠是这些建筑群的主体建筑,又称“海南第一楼”。
地址: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海府路169号
电话:0898-65855353
东坡书院
苏东坡62岁时被贬谪到海南儋耳郡府(即现在的中和镇)。期间,东坡开设学馆,讲授诗书,传播中原文化,启蒙海南教育。现今的书院由载酒亭、载酒堂、大殿、奥堂龛等古建筑组成,元、明、清时代的碑文、碑刻、雕刻甚多。
地址:儋州市中和镇东郊
电话:0898-23571206
海瑞墓园
海瑞生于海南琼山,回族人,明代中叶政治家,是海南四大才子之一,官至南京右佥都御史。海瑞做官,清廉忠职,鞠躬尽瘁,被誉为“海青天”和“南包公”。海瑞墓园的建筑庄重古朴,正门是一座石牌坊,横书“粤东正气”。
地址:海口市丘海大道
电话:0898-68913546
琼台书院
琼台书院始建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据说是为纪念明朝大学士丘濬而建造。这里曾是古代琼州的最高学府,书院的主体建筑奎星楼是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砖木结构建筑,至今保存完好。
地址: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文庄路
千年古盐田
1200多年前的唐朝末年,一群福建莆田的盐工迁居到海南儋州。他们把海边火山岩天然石块削去一半,在石头顶部凿砚式盐槽。今天,750多亩的古盐田依然偎依在海边,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银光。
地址:儋州市洋浦经济开发区
宋氏祖居
宋氏祖居是一幢普通的海南民居,宋庆龄的高祖、曾祖、祖父三代在这里居住,父亲宋耀如出生在这里,并追随和资助孙中山先生开创了国民革命。宋氏祖居于1985年重新修葺,竖起了孙中山、宋庆龄和宋耀如的汉白玉雕像,设立了陈列馆。
地址:文昌市昌洒镇古路园村
电话:0898-63222672(宋庆龄基金会)
魅力演绎 文艺演出
千古情
在三亚千古情景区的大剧院,每天都会上演大型歌舞《三亚千古情》,它以当地的人文历史和独有风土人情为题材,演绎了一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戏。
地址:三亚市迎宾路三亚宋城旅游区
电话:0898-88658333
大型实景演出《红色娘子军》
演出以神秘的海南热带雨林为环境意象,以静谧宽广的万泉河水为情感符号,讲述了真实的海南红色革命故事。
地址:三亚红色娘子军演艺公园
电话:0898-88818588
亚特兰蒂斯《C秀》
海陆空3D立体水舞台剧场,水下密布的世界领先的舞台技术,可以瞬间形成奇幻的水面神奇效果。
地址:三亚市海棠北路36号
电话:0898-88986666
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田野狂欢》
三亚水稻国家公园里有一座稻田剧场,作为全国第一台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演出,《田野狂欢》的取材离不开吃饭与劳作、阳光与土地、生活与梦想。
地址:三亚市海棠湾水稻国家公园内
电话:0898-38895599
非遗文化 多彩民俗
海南岛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目前拥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2项。它们都是海南文化最美的载体,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海南省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以“絣染”、“双面绣”、“麻纺织”和单面织、双面织等腰机提花织锦最具特色。织就的纺织品,如龙被、贯首衣、被单、筒裙、头巾、花帽、壁挂等统称为黎锦。综合体现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龙被,是黎锦中的珍品,历史上曾为进奉朝廷的贡品,具有极高的人文艺术价值。
海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节
“三月三”节是黎族和苗族共同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是海南黎族人民悼念勤劳勇敢的祖先表达对爱情幸福向往之情的传统节日。节日期间,黎族、苗族同胞会聚集在一起对歌、摔跤、拔河、射击、荡秋千等,用歌声和舞蹈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儋州调声
儋州调声发源于西汉年间的儋州北部地区,是在海南儋州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歌舞艺术,被誉为“南国乐坛的奇葩”,具有历史悠久、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等特点。儋州调声曲调层出不穷,一般由一组男青年与另一组女青年各排成一列,面对面地进行对歌。
非遗传统戏剧
在漫长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海南形成了许多特色的戏剧类型。琼剧是海南省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剧种,有近四百年历史。它是南方戏剧的其中一个支系,主要以海南话为戏曲语言,流行于海南岛及两广之间,唱腔婉转优美,表演质朴含蓄,经典代表曲目有《张文秀》、《搜书院》、《红色娘子军》等。
除了琼剧,还有不少流行于各个地区的地方剧种。临高人偶戏从民间用佛像祭祀的宗教活动演变而来,也叫佛子戏,人与偶同台表演的方式在全国稀有;海南公仔戏也是具有海南地方特色的传统戏曲表演艺术品种之一,融文学、美术、音乐、戏曲为一体,是传统艺术的瑰宝;海南斋戏则是海南省的传统祭祀仪式性戏曲,也是海南戏曲的初生形态。它融汇了海南民间故事、歌谣、民间戏曲、音乐、杂技、工艺等艺术元素,成为保存海南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
其他海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保护单位 |
传统音乐 |
崖州民歌 |
三亚市群众艺术馆、乐东黎族自治县文化馆 |
黎族民歌(琼中黎族民歌) |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 |
|
海南八音器乐 |
海口市美兰区文体和旅 游发展局 |
|
黎族竹木器乐 |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五指山市文化馆 |
|
海南斋醮科仪音乐 |
定安县文化馆 |
|
临高渔歌 |
临高县文化馆 |
|
苗族民歌 |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 |
|
传统舞蹈 |
黎族打柴舞 |
三亚市群众艺术馆 |
黎族老古舞 |
白沙黎族自治县文化馆 |
|
传统美术 |
海南椰雕 |
海口市龙华区、文昌市文化馆 |
木雕(花瑰艺术) |
澄迈县文化馆 |
|
传统技艺 |
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 |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 |
黎族原始制陶技艺 |
昌江黎族自治县文化馆、三亚市群众艺术馆 |
|
黎族泥片制陶技艺 |
白沙黎族自治县文化馆 |
|
黎族钻木取火技艺 |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 |
|
海盐晒制技艺 |
儋州市文化馆 |
|
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 |
东方市文化馆 |
|
民俗
|
冼夫人信俗 |
海口市群众艺术馆,海口市龙华区、定安县、 澄迈县、屯昌县文化馆 |
黎族服饰 |
南锦绣织贝实业有限公司、省民族研究所 |
|
天后祀奉 |
海口市地区 |
|
南海航道更路经 |
文昌市、琼海市文化馆 |
海南博物馆大观
想要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最快速的方法就是去参观当地博物馆。海南有很多综合性、专业性的博物馆,漫步其中,一段独特的文化画卷就在你眼前缓缓展开。
海南省博物馆
海南省博物馆是海南省内一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展厅面积12000平方米,馆藏文物约25000件(套)。海南省博物馆的展览自成体系,它以“南溟奇甸”为展览主题,策划出由三大基本陈列:“南溟泛舸——南海海洋文明陈列”“方外封疆——海南历史陈列”“仙凡之间——海南风情陈列”;两个专题陈列:“木中皇后——海南黄花梨陈列”“香中魁首——海南沉香陈列”和非遗“四个一”:“琼工坊——海南传统手工技艺陈列”“琼肴街——海南饮食文化陈列”“琼崖村——海南少数民族非遗陈列”“琼戏台――琼州表演艺术陈列”组成的完整展陈体系,将明代理学名臣丘濬《南溟奇甸赋》中描绘的海南奇景真实呈现,跃然于公众眼前。
地址:海口市国兴大道68号
电话:0898-65238880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是一座旨在展示南海人文历史、自然生态、保护南海文化遗产,促进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现有各类藏品7万多件,包括外销文物、南海生物标本、南海历史文物及相关档案资料、历代船模等。
地址:琼海市潭门镇博物馆路
电话:0898-62605666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中共设“琼州民风”基本陈列展以及书画、陶瓷两个专题展。它以海南民族历史文化陈列、海南民族纺织文化陈列、海南民族艺术陈列三大版块为主的基本陈列展。向大众全面展示了海南的黎族、苗族、回族等民族的社会生活与文化习俗。
地址:五指山市海榆北路
电话:0898-86622336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海口市博物馆
海口博物馆亦称五公祠陈列馆,与“海南第一楼”遥相对应,是一座规模壮观、气势宏伟的仿古建筑,格调高雅,馆中心二、三楼展出海南历代名人生平事迹,为“流海人文”平添风采。
地址:琼山区海府大道169号五公祠游览区内(近流芳路)
电话:0898-65855352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08:00~17:00
海南农垦博物馆
海南农垦博物馆由一个主馆“海南农垦博物馆”和两个副馆“天然橡胶博物馆”、“海垦知青博物馆”组成,共分为序厅、丰碑颂、军垦志、赤子心、知青情、海垦魂、改革潮、关怀篇和科普窗9个展厅。
地址:海口市滨海大道103号财富广场1-2层
电话:0898-68535556
开放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9时-17时开馆。星期六、星期日闭馆
来源: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
精彩推荐


中国旅游查询小程序码
(微信扫码/长按图片 ☝,一键直达)
☞ 使用指南
在微信小程序上,直接搜索:
“自驾旅行网自驾游出行”。

网站建设赞助入口(点击前往)

标签:自驾旅行网,圆你自驾中国梦!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自驾旅行,出发吧!